在淮安金湖县金南镇企业圈里,流传着一句企业家们耳熟能详的话——“有事,找朱杰!”这不仅是个人口碑,更是金湖县推行企业“全生命周期帮办”服务的生动注脚。
多年来,金湖县将“做得要比说得好、服务要比需求早”的承诺,转化为助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坚实行动。从“有呼必应”地奔走解难,到“以商引商”的信任背书,再到“金质服务”的赞誉远播,金湖用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,如汩汩清泉般浇灌着发展的新绿。

全周期护航:从“有呼必应”到“服务超前”
“没想到只用一天时间就拿到了项目竣工一本证,帮办人员全程代办,让我们少走了弯路、节省了时间,还送证上门、送人才政策上门,让我切身感受到金湖的速度和温度。”江苏尚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桂华的话语,道出了对金湖营商环境的真挚感慨。
事实上,早在2021年中共金湖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,该县就提出聚焦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奋斗目标。为助力企业发展,他们坚持在项目的整个生存期内,从招引、开工到竣工、投产、列统阶段,进行系统的、全面的、持续的跟踪,从而探索建立了“五新”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不断以最优化的服务实现项目快速落地。同时,逐步实行要素保障工作提级跟踪调度,制度化“破题”低效闲置项目退出机制,完善“意向—签约—落地—投产”全链条高效转化体系,推动项目“拿地即开工、踏勘即审图、竣工即交付”常态化。今年来有18个项目通过“承诺制+容缺办”先行开工。这种“无事不扰、有呼必应”高效贴心的服务,让金湖营商环境总体评价继续保持省市前列。
当服务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预见”,企业发展的荆棘之路便化作通途。今年上半年,全县工业开票销售增幅、外贸进出口总额领跑淮安县区。

信任链激活:从“企业受益”到“以商引商”
“一开始心里还有点忐忑,但是从选址到投产,一路绿灯,行政审批手续办理快速,别的地方没法比。”江苏清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林的感慨,道出以商引商的深层逻辑,优质的营商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,促成“引进一个、带来一串”的链式反应。
得益于这种模式,王吉林已成功带动8家企业落户金湖,其中7家已投产,1家正在建设当中,特别是由他牵线引入的锦韶华智能科技项目,从洽谈到开工仅用16天。
这份信任源于金湖对市场主体的真心守护,该县设立八大产业链党委,实施“荷都红链”攻坚行动,让党建与产业互融共促。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帮办服务体系,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精准摸排企业实际困难和真实需求,积极帮助企业稳订单、拓市场,助力企业开足马力、释放产能。金湖还紧扣企业家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,研究推出更多条件成熟、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,不断擦亮“做得要比说得好、服务要比需求早”营商服务品牌。
当企业从“受益者”变为“推介者”,营商环境的“软实力”便转化为双招双引的“硬支撑”。上半年,该县通过市认定的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竣工项目分别达到63个、31个、30个。

精准滴灌:从“要素保障”到“新质生产力培育”
“政府细致入微的政策扶持,让我们从小作坊蝶变为现代智能工厂。金湖服务,我很放心。”金湖东方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丽媛的动情之言,道出要素保障的关键作用。
这背后呈现出金湖的前瞻布局,该县实施“智改数转网联”,培育11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,设立科创基金、苏科贷等政策工具,撬动社会资本“投早投小投硬科技”。
在创新融合赋能方面,金湖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势,推动平台、高校、企业、产业链等组建创新矩阵,探索“拨投结合”的科创成果产业化模式。同时,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,健全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闭环生态。更重要的是,金湖有效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以微成长、小升高、高培强行动为抓手,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培育体系,打造更多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、“瞪羚”企业、“独角兽”企业。
当要素供给从“大水漫灌”转向“精准滴灌”,新质生产力的种子便破土而出。金湖正以“挑大梁”的责任担当,努力用政策温度、服务速度、改革深度,让“金湖人好地方好发展态势更好”的口碑转化为“扛红旗、争第一”的发展实绩。(李广忠邹明轩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» 金湖:金质营商浇灌发展新态